公司动态

您所在的位置:>首页>新闻动态>公司动态

行业新闻
公司动态
   公司动态   
宝航大讲堂 - 城市黑臭水体生态修复之我见
2019-03-25

系列一:城市黑臭水体生态修复总体思路

熊惠磊

一、城市黑臭水体产生的原因

由于我国城镇化速度日益加快,导致城市规模与人口基数也呈现“火箭式”增加,由此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以指数形式增长,这些污染物已远远超过水体自净能力和环境承受容量,所以引发水体出现“黑”和“臭”的问题。

  

图1受污染水体

导致水体发生黑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过低,以及底泥沉积量过大。当大量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,有机污染物会迅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,导致水体处于缺氧,甚至是厌氧状态。此时在物理反应、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的协同作用下,水体里的有机物发生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、氨气、有机硫化物等臭气;还有水体中的金属离子与硫离子产生黑色络合物,是的水体呈现黑色。

  

图2黑臭水体产生原因

二、我国黑臭水体治理形势

据统计截至2016年,全国295个地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总认定数为2082个,城市水体普遍受到污染,黑臭水体逐渐增多,已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。

国务院于2015年4月正式发布的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明确提出:到2020年,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%以内;到2030年,全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。因此,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形势严峻。

 

图3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

三、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

近些年我国兴起了黑臭水体治理的热潮,在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呈现出不少问题,值得我们思考和警惕,例如:有些项目仅推崇单一技术,而忽略了组合技术或工艺呈现的抗冲击负荷和协同作用;有些项目过度强调景观建设,而忽略强化水体自身生态链的构建;还有些污染源截留与生态修复不同步,导致出现黑臭反弹等。

本文将从黑臭水体治理思路、工艺选择、曝气方式和案例分享等方面着手分析,期待为同行提供参考。

四、黑臭水体生态修复总体思路

根据国务院发布的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,科学系统地综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,必须以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,坚持分区管理,近中远期分期实施,“一河一策”分类治理的原则。笔者认为黑臭水体生态修复总体思路应该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,分别为:水体修复、绿色连接、大众参与和提升价值。

1.水体修复

水体修复的主要任务是提升水体水质,强化水体自身生态链的构建,并接合水体功能定位考虑必要的行洪和排涝需求,在当地条件允许下同时开发水体周边绿色空间,例如:人工湿地,并进一步提升水体修复效果。

   

         图4生态链构建       图5行洪排涝设施      图6人工湿地

水体修复的主要工作内容为:

(1)明确该水体未来功能定位和涉及的相关行政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;

(2)确定水体修复的目标,即明确修复后出水水质的标准;

(3)收集黑臭水体生态修复规模相关资料,包括:进水流量、暴雨量、地层信息和污染物类型及浓度等相关资料;

(4)修复工艺比选、确定和设计; 

(5)工程实施,重点是修复和强化本地功能性生态链系统。

2.绿色连接

黑臭水体通过生态修复实现水质显著改善和提升,将为城市再创建一个玉珠或是一条玉带河,将玉珠或是玉带河作为一个“绿色连接器”,将一个个的“绿色连接器”连接进而为城市形成一张巨大的绿色连接网,在一个个“绿色连接器”通过标志性的元素加以强化,比如新的引导标示、桥梁和通道入口,进而通过人行道、自行车道和行车道连接至“绿色连接器”,已满足公众的绿色环境向往和休闲需求。

  

图7绿色连接

3.大众参与

水体出现黑臭现象,会引发大众的不良情绪,通过水体修复让大众有机会享受修复后水体的美,并提供一个安全的、绿色的、健康的和休闲的场地,使水体周边成为一个活动的中心,培养大众的环保意识、吸引大众的参与热情,为教育和环境展示提供机遇。

  

图8大众参与

4.提升价值

对黑臭水体进行修复不仅改善和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,而且为当地增加一个居住、休闲或是工作的场所,为当地经济繁荣等各个方面创造价值。

作为一个生态修复水体的绿色城市,水体生态修复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,教育人们更关心水体、植物和动物;

作为一个供人们休闲和健身场所,水体修复后将引导人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;

作为一个功能性的生态系统,修复水体将提供一块生态栖息地和自然服务;

作为一个新的绿色体验休闲场所,水体修复后将提供一定经济收入的房地产开发、商业区开发和生态体验区等等。

  

图9提升价值

 

作者信息:

 

熊惠磊 博士

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,博士学位,高级工程师。

作为课题和项目骨干参与国家水专项1项、国家“863”课题3项、企业研发课题1项;

作为工程实施项目负责人参与完成约15个工程项目,累计项目合同额约1.5亿元;

近年来发表论文7篇,其中SCI论文2篇;

编写环保部技术规范1项,国家发明专利5项,实用新型专利3项;

现任职于宝航环境修复有限公司工业环境部经理,主要从事工矿企业污染治理(如:污水处理、土壤修复和VOC治理等)以及黑臭水体治理相关的工程实施工作。


京ICP备2021004753号-1